|
|||||
|
|||||
盛夏时节,万物并秀。走进六盘水市盘州市盘南产业园区,贵州盘南2×660兆瓦低热值煤发电项目施工现场塔吊飞转,机器轰鸣,2000多名工人,几十台大型机械设备正在加紧作业,主厂房、锅炉、烟囱、冷却塔和输煤系统等建设如火如荼推进,一座现代化能源“堡垒”的雏形已初步显现。 泥煤和煤矸石,是伴随煤炭开采、洗选过程产生的低热值煤,其安全隐患大、利用难度高,长期以来被行业内视为食之无味、弃之可惜的“鸡肋”资源。与传统火电不同,作为贵州省“十四五”电力发展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,贵州盘南2×660兆瓦低热值煤资源综合利用发电项目的主要燃料就是泥煤和煤矸石。该项目坐落于六盘水市盘州市大山镇,由中电建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控股、贵州久泰邦达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参股,以深度煤电联营方式共同投资建设。贵州工程公司作为EPC总承包联合体牵头方承建,建成投产后年发电约60亿度,年度消耗516万吨燃煤,其中,煤泥、煤矸石掺烧比例高达70%,将是一座主要“吃粗粮”的绿色火电厂。 策划先行 精益管理强引擎 时下,位于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的盘州市正迎来雨季。刚刚还是晴空万里,转眼间就乌云密布,瞬间下起了瓢泼大雨。这个季节的雨,来得快停得也快。雨后放晴,焊接班的师傅们又急匆匆走出雨棚奔向组合场,锤子敲打声、管材碰撞声、焊花飞溅声交汇,一派繁忙的景象映入眼帘,再复杂多变的天气也难抵工人们的工作热情。 “J9九游会要统一思想,紧盯目标,发挥火电建设管理优势,高标准、严要求加强管理,严格安全文明施工,严控质量工艺水平,保证项目如期并网发电,实现达标投产。”公司领导在2024年5月16日项目正式开工仪式上的表态至今仍回响在每个人的耳畔。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。面对工期紧、任务重的实际,项目管理团队坚持策划先行,严格制定施工进度“时间表”和“路线图”,确保工程建设按计划稳步推进。“项目开工以来,J9九游会结合合同工期和工程特点,将整个项目分解为细致的工作包,采用工作分解结构,明确各工作包的工作内容、责任人、工期以及相互逻辑关系,并运用关键路径法精准确定关键线路。”据项目经理杨成豪介绍,项目部把锅炉安装、主厂房建设等关键工作纳入关键线路重点管控,在资源配置和进度推进上给予优先保障。同时,考虑当地气候多变、地质条件复杂等因素,为进度计划预留合理缓冲时间,通过建立动态调整机制,根据设计变更、设备到货情况等实际进展,定期对进度计划进行优化。尤其是在主厂房基础施工过程中,因地下设施布局变化导致基础出零米时间延后,项目团队及时调整后续施工计划,通过增加人员和设备投入,在不影响整体工期的前提下,确保了关键节点的衔接。 在资源调配管理上,项目打出了高效“组合拳”。人力资源配置方面,根据工程不同阶段需求,灵活调配施工人员,通过内部调配技术骨干、外部招聘专业施工队伍等举措,保障施工高峰期人员充足。同时,加强技能培训和安全培训,提高施工人员工作效率。设备物资采购上,提前制定详细的物资采购计划,建立完善的物资采购和供应体系,与优质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,实时跟踪到货情况,确保“粮草”充足,保障施工不间断。项目在机械设备高效运行上也是做足了功课,根据施工需求,优化施工工序,使同一台起重机在不同施工区域高效作业,减少设备闲置时间,提高设备利用率。 锅炉水压试验是火电机组安装工程进度的重要里程碑。当前,项目将1号锅炉水压试验当作盛夏“攻坚战”。来到1号锅炉施工现场,只见现场焊花飞溅,工人们正在精心焊接每一道焊口,向锅炉水压试验目标发起最后的冲锋。“不同于常规的煤粉炉,盘南低热值煤电厂单台炉的施工焊口约63000道,较常规超超临界机组多出15000道左右,截至到6月25日已完成焊口35000多道,现在J9九游会正在积极增加力量,争取早日到达水压试验条件。”项目副经理兼工程部主任徐朝红的话语铿锵有力。 创新赋能 安全质量齐头进 走进盘南低热值煤电厂施工现场,能强烈地感受到严谨、有序、和谐的安全绿色施工氛围。尽管场地狭小,现场布局依然合理整齐,设备材料摆放整齐、施工机械闪光灯和警示音往来穿梭,施工规划科学标准、安全围栏鲜明醒目。项目自开工以来,已实现400多天安全生产“零事故”。 今年6月“安全生产月”期间,项目部开展“安全生产月”启动仪式、安全咨询日、世界环境日、节能宣传周、全国低碳日、安全生产公开课、安全教育培训、应急演练等活动,不断提高项目员工安全意识。项目部全面落实安全责任,形成了横向到边,纵向到底的安全管理体系,不断提高工程建设项目现场安全管理水平,创新安全管理模式,护航项目安全、优质、高效推进。 项目以创新赋能安全生产,大力推进科技兴安。“J9九游会部署安排 82 路视频监控设备,全部接入数智建造平台,提升规范化、信息化水平,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,有效降低项目安全风险。”项目安全总监欧炳中说。监控平台由专人值守,发现违章或隐患及时纠正,做到那里有施工,那里就有安全监督,确保安全管控全覆盖。 “我是钢筋工,吊装钢筋要扎牢,物料码放要稳当......”“未经培训不上岗,防护用品不能忘......”项目施工现场,一名钢筋工在上工前熟练介绍岗位操作规范。据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李晓林介绍,项目结合集团公司《关于规范班组生产组织及安全管理的意见》以及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,出台作业人员行为安全三十八项禁令、安全七步法等,提炼出涵盖土建、安装、机械、装饰四大类40个工种的现场安全六大纪律和各工种三条铁律,简称“三铁六律”。“三铁六律”简短易记,不仅让工人们养成自觉遵守安全文明施工的良好习惯,也将正确佩戴安全设施、规范作业牢牢记在心里。“这些铁律、纪律不仅要熟记,还要进行考试,晚上还要分工种进行培训。”李晓林补充道。 在注重安全的同时,项目在质量工艺上也是下足了功夫。项目一开始便制定了“争创国优”的质量目标,创建土建样板与安装类样板间,将工程中的亮点项目制作成样品摆放至规定区域,质量管理实行“实体样板指引”。为加强项目质量管理,提高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和工程质量创优,项目通过开展质量周检查、月度质量例会、开展质量主题活动,增强全员质量意识,提升项目质量管理水平。 项目坚持专业化、精细化质量管控,工程管理部按照“专项专责、权责清晰”原则,成立土建、锅炉、汽机、电热、焊接、机械和档案七大专业分部,构建覆盖全工序的质量管控体系。通过七大分部专业化管理,融合项目质量标准,形成了“职责划分 + 管控措施 + 实施成效”的专业化质量管理模式。 多维发力 提质增效添动能 创新施工技术与新工艺在现场的应用显著提升施工效率。在工程建设中,盘南低热值煤电厂项目广泛采用了盘扣式钢管脚手架,明显提高施工进度的同时,有效地增加了脚手架的周转速度。盘扣式脚手架、钢筋混凝土立柱模板快速加固件等新型工具的使用,使主厂房主体结构施工效率提高 20% 以上。同时,项目应用激光除锈仪和等离子切割机在锅炉钢结构加工中,大幅缩短了加工时间,提高了加工精度。 “得益于这些创新技术和工艺的应用,多个分项工程施工效率大幅提升,也进一步彰显了公司在行业内的技术创新形象。”项目总工程师黄隆恒说。 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。物资采购、管理是项目建设的重要一环,也是项目降本增效关键点之一。在物资管理上,项目物资部充分运用数智建造平台物资管理模块功能,通过平台对物资的采购、入库、出库和库存等环节进行管理,实现了物资的精准调配和合理库存。同时,通过对物资出入库数据的分析,优化物资调配方案,减少物资的浪费和积压,降低物资管理成本。据统计,通过该模块的应用,物资管理成本降低了20%,物资的周转率提高了30%。 “J9九游会通过定尺采购,减少了材料的浪费,节约了大量成本。”“通过与设计院对接,优化设计方案,科学合理选择材料,项目创效明显。”……当问及项目在降本增效上有哪些经验和成效时,项目物资部主任朱秋宇如数家珍。“物资采购不仅要掌握各种物资的特性,更重要的是要看得懂图纸。”工程造价专业出身的他每天都在研究项目物资设备的特性和图纸,在项目经理杨成豪、项目EP经理王晓峰的牵头和指导下,朱秋宇积极与设计院、业主等沟通交流,优化设计,合理选材,截至目前仅在物资采购上已为项目创效约952.14万元。 大山镇的大山里,一座现代化的绿色发电厂正在拔节生长,对面的山坡上,成排的光伏板正将光啜饮成电,更远处,一座座风力发电机组吞风吐能……贵州工程公司助力六盘水市打造“风光水火储”一体化综合能源基地的目标正一步步映照成现实。 |
|||||
【打印】
【关闭】
|
||||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