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||||
|
|||||
当河西走廊的烈日炙烤着戈壁滩,地表温度攀升至40摄氏度时,电建新能源公司甘肃分公司安北第一风电场的巡检车正碾过碎石路。电厂员工刘杰在风机底部的水洼边停下脚步——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鹭正扑腾着受伤的右翼,凌乱的羽毛下露出渗血的伤口。这个在热浪中颤抖的小生命,意外揭开了戈壁风电场践行“五心电厂”之“爱心”篇章的温情。 紧急救援: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接力。“它的翅膀可能骨折了,眼睛半睁着,再不处理就危险了。”刘杰蹲下身,用巡检服下摆轻轻托起白鹭。同事杨昊立即呼叫救援:一边向厂站汇报情况,一边联系100多公里外的瓜州县野生动物保护站。等待专业人员的一个半小时里,两人轮流用衣物为白鹭遮挡烈日,用矿泉水瓶盖一点点喂水,还找来纸箱搭建临时“救护所”。 “保持环境安静,别让它过度应激。”保护站工作人员通过电话远程指导。这场跨越专业领域的救援,恰是“五心电厂”中“爱心”理念的生动注脚——不仅要守护万家灯火,更要守护每一个脆弱的生命。 文化浸润:从偶然善举到制度保障。这并非安北第一风电场首次与野生动物结缘。2023年盛夏,员工们曾在巡检途中救下一只脱水昏迷的青头鸭,用生理盐水缓慢喂服使其转危为安。“两次救助看似偶然,实则是文化浸润的必然。”风电场负责人闫潇指着墙上的“五心电厂”看板解释。作为电建新能源“五心电厂”建设的标杆单位,安北第一风电场将“爱心”细化为行动准则:每台巡检车配备急救包,成立“戈壁生态护卫队”,定期开展野生动物观测和生态环境巡视。 从青头鸭到白鹭,从三两人到一群人,安北第一风电场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证明:清洁能源的力量不仅在于点亮万家灯火,更在于唤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希望。这,正是电建新能源“为社会奉献清洁能源”使命最生动的注脚。 |
|||||
【打印】
【关闭】
|
|||||
|